当前位置:师生感言

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行——田碧

发布日期:2018-04-24  来源:   点击次数:0

每周一,升旗仪式响起庄严的国歌时,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,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,与侵略者们进行着殊死搏斗。于是,思绪又回到了那几天……

为了大力弘扬红色文化,传承革命精神,不忘革命先烈,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,我们学校精心地组织了这次红色旅游五日行活动。从于都到瑞金再到井冈山,我们踏上了红色的旅程。

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于都,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了火车站,于都人民热情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。在于都举行了一个开营仪式。在仪式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“长征源合唱团”了,他们顶着烈日,为我们演唱着一首首震撼人心的红色歌曲,让我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。

第二站是红都瑞金,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,所以有“红色故都”之称。在这里,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沙洲坝的红井了。最早知晓红井的故事,是在我上小学时学的一篇课文《吃水不忘挖井人》,讲了沙洲坝的乡亲们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时刻想念毛主席”的故事。毛主席为了让乡亲们喝上好水,和战士们一起挖了一口井。我们沿着平坦的小路来到一处风景独特的地方,参观当年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地方。讲解员告诉我们,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,当地老百姓非常迷信,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,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,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,农忙季节只能挑村前的脏塘水。毛主席知道后,笑着说:“我不怕,我来挖吧。”就这样老百姓的吃水问题解决了。毛主席离开瑞金后,老百姓为了纪念伟大的毛主席得恩情,给这口井取了一个名字,叫“红井”,并且在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时刻想念毛主席”的字样,今天,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,没有战争,没有动乱,而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,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他们。

重走长征路。我们的第三站来到了红军革命村。在毛主席的诗里有这样几句: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”这几句诗体现了当时红军长征时的不容易,他们不会因为各种困难和阻碍而终止前进的步伐。这就是长征精神。我们来到长征的出发地,体验长征,我们满怀激动地踏上了这条路,感受当时革命先烈的不容易。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红军的纪律和规定,我们像当年的红军一样,抬着担架,背着木制枪走在路上,一路上还有村民给我们塞鸡蛋塞馒头,这让我想到当时村民们送红军时的场景。我们只走了一段路就感觉有点累,而红军战士们走了二万五千里也没有喊一声累,他们不怕路上的各种困难和危险,依然顽强的走着。对他们,除了深深的敬意,还是敬意!我们也应该像红军战士一样,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,遇到困难不退缩,勇敢的去面对。

这次研学活动,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不易,如果没有他们的的牺牲和付出,就没有我们现在这般美好的生活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革命先烈,不忘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。

作为高中生,我们应该胸怀目标,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,继承革命先烈不怕困难、敢于挑战的优良传统。努力学习,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,要经得起考验,做一个坚强、乐观向上的人。